社会科学界 靳方华
天津文化资源具有丰富性、历史性、独特性优势,要提炼主题性、增强结构性、赋予当代性,提升文化旅游的产业性功效。因此建议:
一是进一步凝炼文化主题。组织力量挖掘天津文化特质,凝炼文化主题,形成简明易记、朗朗上口的表达语言,讲好天津故事,提高天津文旅形象的传播力,划定天津文旅建设的主轴线。
二是进一步在区域协同中找准定位。把天津定位为建设成京津冀和环渤海两个区域的游客集散地,让游客住在天津游周边,把天津定位于“一带一路”文化旅游的陆海枢纽站之一和东北亚文化旅游的中心站之一。
三是进一步设定文旅产业发展目标。深化改革,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设定具体指标,健全以游客为中心,协同高效的知、行、吃、住、游、购、娱的综合服务体系;将文旅产业发展目标设定为全市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和全市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四是进一步深化空间与产业规划。以天津已有文化旅游资源分布为基础,按照不同的细分市场规划建设,形成整体有结构、板块有特点、不断拓展丰富的全市文旅空间与产业布局,培育文旅产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建设三大区带:一是中心城区—两河带(海河+运河),塑造“近代中国看天津”、天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文旅品牌;二是滨海新区—海滨带,形成航母主题公园、国家海洋博物馆、极地海洋世界等组团,并拓展渔民体验、湾区游艇等项目,塑造海洋文明文旅品牌;三是蓟州山区—长城带,塑造山乡度假和长城文化文旅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