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资质门槛 促进民企发展
王良红
在政府采购定向支持方面,民营中小企业的进入还存在资质门槛过高等问题,建议:
1.削弱壁垒,进一步降低政采门槛。民企受规模限制,在资质条件上一般有所欠缺,因此无法很快进入政采市场。建议在符合政策的原则下,降低政采资质要求,允许更多的民企依托自身技术和产品优势进入政采市场,帮助他们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主动作为,提高各类资质或许可的审批效率。一些资质办理流程还不够畅通,甚至一些环节存在矛盾关系。例如,企业申请保密资质,要求必须参与过2项涉密项目,而参与涉密项目又要求必须具备保密资质,类似情况使企业陷入一种死循环。建议相关部门认可民营保密项目的分包合同为业绩,能够给予办理。降低重点行业资质要求。以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为例,单项合同额、净资产、专业职称人数、已经承担过的项目数等要求比较高,建议相关部门能否争取将该资质申办标准适当降低,允许更多民营中小企业参与进来。
3.公开透明,帮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我市通过资金补助、无担保信贷等多种形式,为高技术民企提供政策优惠。但是,享受优惠政策找谁办、怎么办的问题还在困扰着企业。许多企业只能拿出资金,请专业中介机构协助办理,导致企业最终享受的优惠大打折扣。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将优惠申办流程具体化、透明化、公开化,实现企业自助化办理。
4.加大力度将技术资源导入我市重点发展产业和重大建设项目。在重点领域和项目上进一步向民企倾斜。出台可操作性的政策,鼓励民企以购买、租赁等形式更新生产装备。对我市“一招鲜”企业进行梳理备案,选好做精做细的苗子。对具备技术或产品优势的企业给予金融、用地等直接支持。适当降低校企合作的门槛条件,引导高技术民营中小企业与我市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深度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