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一座美丽现代化的天津城市建设正在全面推进。然而,一些废旧铁轨横七竖八躺在我市城区中央,煞风景、堵交通、占资源,与现代化的都市形象极不相称。前期,我们走访了我市部分相关部门,对中心城区现存40多公里废弃铁路的布局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提出建议:对废旧铁轨地域的土地资源功能进行调整改造,修建“环城体育公园”,使其成为我市老年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新领地,为提高我市养老服务水平和全民健身运动发挥积极作用。
一、存在问题
1.目前,体育健身已成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老年人身心、增强体质、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然而,我市可供老年人健身锻炼场所数量不多、面积不大、设施缺乏,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已成为制约老年人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
2.随着我市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我市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体育专业场馆设施的专业化、经营性健身场所的市场化,以致大多老年人不能光顾体育场馆、健身场所进行健身锻炼。社区健身园、体育公园的建设虽对改善社区老年人健身条件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数量少,设施少、面积小、距离远,还不能满足全市老年人健身的需求。许多老年人不得以到广场、大街上自辟新境跳起广场舞,享受老年人“专属”的广场舞等单一锻炼。
3.据调查,天津中心城区现存陈塘支线、津山小三线、西沽走行线和李港铁路四条废弃铁路,总长度约40多公里,总可用面积达130多万平方米,分布中心6个城区,占据中心城区宝贵资源,成为城市中的“闲置空间”,造成环境脏乱差,严重影响市容市貌,阻碍了现代化城市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
1.改造废弃铁路,利用废旧铁路区域13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修建“环城体育公园”,配建体育健身设施,相当于在中心城区增建100个标准体育场,实现充分利用城市闲置土地增加我市城区体育场地面积。
2.废旧铁路穿行城区,辐射型分布社区周边,“环城体育公园”的建设贴近市民,靠近百姓家门口,将成为社区全民健身的重要场所。建议公园配建的健身设施突出老年健身的需求和特点,极大改善老年人健身条件,满足老年人就近健身锻炼的需求。同时也给广大老年人提供健身、休闲、交往的新场所,营造良好的老年健康生活的环境,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内容,提高我市老年人健康养老水平。
3.改造废弃铁路,推动中心城区废旧铁路脏乱差环境的整治,将给天津中心城区贡献出辐射中心城区、面积达130万平方米的新绿地,形成一条环绕津城新的绿化带,可极大改善中心城区生态环境。
4.环城体育公园建设穿行中心城区,连接六个城区、辐射街道社区,以健身步道为主题,健身功能多样、园林景观与体育设施相融合的带状体育公园。可设有健身器材区、球类运动区及科学健身指导服务驿站等,可供周边社区老年人及市民开展体育锻炼或举办体育赛事等服务。部分区域间隔性保留部分段落旧铁轨,形成我市旧时铁轨文化的历史痕迹。
5.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将废旧铁路改造体育公园项目纳入我市城市建设、体育、养老事业等发展规划。市建委、规划、国土房管、交通(地方铁路)、体育、老龄委等有关部门及属地区政府共同推动实施。可采取先试点,分步实施分批推进。完善土地使用手续,确保公园建设的土地合法化。 建设经费应纳入市、区两级政府财政预算,列入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计划,同时采取PPP模式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公园建成后,采取属地区政府相关部门管理模式,老年人组织及体育社团等协助管理。
(发言人:王洪系市政协医卫文体委员会副主任,体育界别召集人,市体育局党委副书记)
|